Menu

轴承选型小知识五则

分类:技术资料时间:2014-08-08浏览:440


一、如何辨别轴承质量

1、外包装是否明晰
一般情况下,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都有自己专门的设计人员对外包装进行设计,并且安排生产条件过关的工厂进行制作生产,因此,产品的包装无论从线条到色块都应该是非常清晰,毫不含糊。
2、钢印字是否清晰
每一个轴承产品都会在轴承产品体上印有其品牌字样、标号等。虽然字体非常小,但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都采用了钢印技术印字,而且在未经过热处理之前就进行压字,因此其字体虽然小,但是凹得深,非常清晰。而通常情况下,仿冒产品的字体非但模糊,由于印字技术粗糙,字体浮于表面,有些甚至轻易地就可以用手抹去或者手工痕迹严重。
3、是否有杂响
左手握住轴承体内套,右手小幅度的往复拨动外套使其旋转,听轴承运转过程中是否有杂响。由于大部分仿冒产品的生产条件落后,完全手工作坊式操作,在生产过程中轴承体内难免会掺进灰尘、沙子一类的杂质,所以在轴承旋转的时候会出现杂响或者运行不顺畅的现象。这一点是判断产品是否出自生产标准严格,并且用机器操作的正规厂商的品牌产品的关键。
4、表面是否有浑浊的油迹
这需要我们在购买进口轴承时应该特别注意。由于国内的防锈技术与国外先进制造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轴承体进行防锈处理时很容易留下厚厚的油迹,用手接触时感觉粘粘稠稠的,而国外原装进口的轴承上几乎看不到任何防锈油的痕迹。据业内人士介绍,特别细心的人可以在进口轴承上闻到一种特殊的味道,这就是防锈油的味道。
5、倒角是否均匀
所谓轴承的倒角,也就是横面与竖面的交接处,仿冒的轴承产品由于生产技术的***,在这些边边角角的部位处理得不尽人意,这一点我们可以轻松辨别。 汽车轴承型号查询6、包装轴承包装分内包装和外包装 ,轴承在制造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进行清洗和防锈处理,再放入内包装中,以达到防水、防潮、防尘、防冲击、维护轴承的质量和精度以及方便使用和销售的目的。
轴承内包装按防锈期分为三类:
①短防锈期包装:防锈期3~6个月,适用于大批量发货到同一订户,短期内便投入使用的轴承。经双方协议,以方便使用为原则,采用简易包装。
②一般防锈期包装:防锈期一年,适用于一般用途的轴承。
③长防锈期包装:防锈期二年,适用于专用和精密轴承。
轴承内包装材料有聚乙烯塑料筒(盒)、牛皮纸、平纹和皱纹聚乙烯复合纸、纸盒、聚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尼龙紧固带或塑料编制紧固带、防水高强度塑料带、麻布袋等。以上材料均需保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试验合格。

二、轴承游隙如何确定
轴承游隙一般分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下面所述是以确定轴承的径向游隙。径向游隙的合理选择是决定轴承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要根据轴承的使用条件来确定。以下是一般条件下轴承径向游隙选用的原则及相应游隙组别产品使用的部位。供参考。
(1)安装配合要求精密、非过盈配合、要求严格控制振动噪音、要求精确的径向或轴向定位的使用条件下建议选用C1、C2或CM组游隙;主要应用在测试设备、仪器、低噪音、小型电机及精密轧机等领域;(2)一般的载荷和转速、工作温度也不高,一般的安装配合条件(由样本推荐)建议选用C0组别的游隙;主要应用在小型电机、减速机及传动机构等部位;(2)重负荷、冲击负荷且安装配合的过盈较大时建议选用C3组游隙;在铁路车辆上使用较多;(3)振动场合和有冲击负荷且内圈、外圈与轴、孔均为过盈配合时,建议选用C3或C4组游隙;主要应用在振动筛、铁路车辆主电动机、拖拉机末级减速装置等部位;(4)轴与内圈受热较大时,建议选用C3或C4组游隙;主要用在造纸烘干机、轧机棍子等部位;(5)轴的挠曲大时,内圈和外圈为过盈配合且过盈量很大,并且工作温升高内圈亦不易散热时,建议选用C5组游隙,主要使用在振动式压路机、汽车后轮等部位。
(6)为减小轴的跳动,对安装游隙进行调整时建议选用C9组游隙(这组游隙可由用户向轴承生产者订购),如使用在机床主轴等部位。

三、如何正确理解轴承的极限转速
轴承的极限转速也就是轴承运转时能达到的***高转速,主要取决于轴承运转时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与排出的热量之间的关系,与轴承材料、结构尺寸、游隙、载荷、保持架材料和结构及引导方式、润滑方式、润滑剂用量、轴承的冷却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轴承样本中都给出了单套轴承脂润滑和油润滑情况下的极限转速,其适用条件是:标准结构、普通级精度、基本组游隙的开式轴承;充分的润滑条件;当量动载荷小于轴承额定动载荷的10%;20℃环境温度下,轴承的温升为50℃;向心轴承仅承受径向载荷,推力轴承仅承受轴向载荷。如果实际工况与上述的适用条件不同,实际的***高工作转速会低于样本中给出的参考极限转速值。双联或三联轴承的极限转速一般能达到单套轴承60%-80%。
提高轴承精度和适当加大轴承游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轴承的极限转速,但具体提高的数值难以量化;采用轻质材料制造保持架或设计特殊结构的保持架、采用更为有效的润滑方式可以大幅提高轴承的极限转速,***高可以达到样本给出的极限转速的3至4倍。

四、轴承的微动磨蚀及对策
轴承的微动磨蚀是由于两接触体间发生伴有氧化腐蚀作用的小振幅往复滑动所造成的磨损现象,常发生在有往复摆动或受到振动影响的滚道面与滚动体之间,也可发生在配合表面之间。当汽车或机器作为货物在火车上运输时,铁轨接头处的冲击常使汽车或机器中的轴承发生这类损伤。其产生的原因:在静止状态下长期受到脉动负荷和氧化腐蚀,逐渐形成了这种磨损形式,即使负荷很小也会发生,其中氧化率也是造成这类损伤的重要因素,振动使特征能态的金属分子逸出表面迅速形成氧化物,反过来加剧这种磨损。
轴承微动磨蚀表现的特征:在损坏的表面上形成暗色无光泽的等距分布小坑,其间隔近似等于滚动体的间距或其整倍数,严重时会呈现像搓板似的凹凸相间磨坑,或深深嵌入套圈挡边内,常伴有棕红色细粒锈屑,但小坑有时可能是光亮的。这种小坑又称假压痕,轻微的磨蚀特别是当氧化作用不明显时,与因大负荷压出的塑性压坑很难区别,但是微动磨蚀的振动会挤开润滑剂,使接触表面发生磨损,并擦去表面上原来的磨加工痕迹,而真压痕则保留原来的痕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仍能加以区别。
针对微动磨蚀,应采取如下对策:
1)使用轴承的机器应远离外界振动源,或开防振沟以防振动由地基传至轴承;2)机器在运输时应将轴刹住不转,或是使轴承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并将轴锁住使不作轴向窜动;3)采用脂润滑时,脂的稠度要低,但***好采用油润滑,油的粘度在0.1Pa?s左右为***佳;4)在可能范围内宜将轴承游隙取得较小,或采用预过盈安装。

五、轴承润滑系统的选择原则
随着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和结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工况和环境条件日益严酷,对润滑系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为一条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往往因一处发生润滑故障就会使全线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在选择润滑系统时,要注意该系统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注意装设指示、报警和工况监控装置,预测和防止早期润滑故障,以提高设备开动率和使用寿命。
1)在设计润滑系统时,应对机械设备各部分的润滑要求作***分析,确定所使用润滑剂的品种,尽量减少润滑剂和润滑装置的类别。在保证主要部件的良好润滑条件下,综合考虑其他润滑点的润滑,要保证润滑质量。
2)应使润滑系统既满足设备运转中对润滑的需要,又应与设备的工况条件和使用环境相适应,以免产生不适当的摩擦、温度、噪声及过早的失效。
3)应使润滑系统供送的油保持清洁,防止外界尘屑等的侵入造成污染、损伤摩擦表面,提高使用中的可靠性。
4)复杂润滑系统的主要元件如泵、分配阀、过滤器等应适当地组合在一起并尽可能标准化,便于接近进行维护、清洗,降低设备运转与维修、保养费用,防止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返回新闻中心
©洛阳汇工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11023782号